ldquo嫌贫爱富rdquo的

子宫内膜癌是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如果您45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那么您千万要小心了!妇科健康不可忽视!

--大咖说健康

精彩访谈视频

视频时长:1小时50秒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多平台播放:

大咖医生嘉宾介绍

特邀嘉宾:严沁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妇科主任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委员

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2年

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特邀嘉宾:胡孝辉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妇科

擅长妇科常见疾病诊治及妇科微创手术

医主播介绍

公益医主播主持人:曹玥辰

上海广播电视台《X诊所》栏目

资深导演直播主持人

直播精彩内容

子宫内膜癌基本问题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的位置在哪里?

严主任:子宫内膜癌是长在子宫内膜上的,从子宫内膜开始发生病变,发生癌变,晚期向子宫基层浸润或淋巴结的转移。

内膜癌分不同的亚型(恶性程度高的、恶性程度低的),恶性程度高的较容易向基层侵犯或向淋巴结转移,大约85%的内膜癌为恶性程度较低的。早期发现时,一般局限在内膜或基层侵犯较浅,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高吗?它和雌激素比较丰富有关吗?

严主任: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三大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宫颈癌的筛查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宫颈癌是较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HPV病毒的发现,宫颈癌筛查有完整的体系,是唯一做到三级预防的恶性肿瘤,相对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反而提高。

子宫内膜癌和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导致人的体重增加,脂肪会分泌代谢产生一部分雌激素,所以肥胖女性比正常女性的发病率略高。子宫内膜癌在西方比较发达的地区比较高发,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宫颈癌和卵巢癌,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高,(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一对拮抗的激素,雌激素起到的生理作用,孕激素往往起到单作用)若长期没有孕激素拮抗,长期暴露在高雌激素的环境下(体内或外源性的雌激素),可能易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的比例是多少?其女性高发的年龄段?

严主任:据CDC统计,我国内膜癌的发病率大约在65/左右,相对较高。一般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年龄在50岁以后,绝经以后,但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若年轻女孩子长期出现月经不规则,长期缺少孕激素拮抗,也会得子宫内膜癌,临床上遇到最年轻的病人仅20多岁,但相对来说,是老年性疾病,一般50-60岁较高发,但年轻女性也要警惕其发生。

主持人: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有什么联系?得了子宫肌瘤会不会引发子宫内膜癌?

严主任: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有一部分的相关性,它们都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主要依赖于雌激素,临床上很少由于子宫肌瘤而发生子宫内膜癌,没有直接相关性,主要病因是雌激素和长期没有和孕激素拮抗相关。

主持人:一些子宫肌瘤可能发展成子宫内膜癌吗?

严主任:子宫内膜癌的病人会合并肌瘤,主要和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子宫肌瘤有不同的类型:长在宫腔里的叫粘膜下的肌瘤,会导致病人月经量过多,但粘膜下肌瘤,肌瘤本身会发生癌变,其和子宫内膜癌属于一大类疾病,称宫体癌。

宫体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兼职肉瘤、混合性的苗勒管肉瘤等)。

广义上讲: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是一大类疾病。

狭义上讲:子宫内膜癌是特定的指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是雌激素相关的疾病,雌激素补充过多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吗?

严主任:高雌激素水平:1.自身产生的雌激素。2.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

90年代末,激素替代疗法在美国NIH提出,绝经期以后的女性会发生围绝经期症状,包括潮热、心悸、皮肤松弛、容貌衰老,如果外源性补充雌激素,人的状态及症状会发生明显的转变。但长期服用雌激素,而不用孕激素拮抗它,暴露在高雌激素环境下,其发生内膜癌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所以年左右时,技术替代疗法被叫停。

不建议长期服用(一年以上)雪蛤、燕窝等保健品。

主持人:豆制品中含有雌激素吗?

严主任:豆类雌激素与其它激素不同,是植物来源雌激素,豆类中除雌激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叫异黄酮,但适量饮用和服用豆类食品是没有问题的。

异黄酮有双重作用:

短期服用:在雌激素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孕激素。

长期服用:导致弱雌激素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对内膜和靶器官来说是不良的刺激。

食物源性雌激素和雌激素替代药物是不一样的,刺激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合理饮食的话,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主持人:吃一些偏肥的食物(如糖醋的肉类),会出现雌激素问题吗?

严主任:应该适量摄入脂肪类食物。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肥胖,肥胖人群脂肪比例比较高,脂肪本身会产生雌激素,长期弱雌激素刺激对内膜来说是不良的刺激。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和内膜病变。

网友提问

患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办,和子宫内膜癌有关系吗?

严主任:子宫内膜息肉是长期的无菌性炎症导致的内膜赘生性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约为0.5‰,相对较低,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建议手术摘除。

子宫内膜癌浆液性癌可以靶向药物吗?浆液性癌容易发生哪些转移呢?

严主任:浆液性的子宫内膜癌是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它和雌激素拮抗或者雌激素长期作用、缺少孕激素作用关系不是很密切。

浆液性子宫内膜癌从生物学角度讲,和卵巢癌相似,其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早期转移,早期的复发,其治疗是参照卵巢癌的治疗方式,浆液性子宫内膜癌的靶向药物(PD-1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其主要治疗为手术、化疗、放疗,等病情稳定后,肿瘤进入缓解期或可控期时,可选择靶向药物维持治疗。

较常见的易发生原位癌转移(子宫切掉后阴道残端的复发或转移)、淋巴结转移、大网膜转移,也可能发生肺和脑的转移,要定期随访。

长了子宫内膜癌会影响怀孕吗?

胡医生:看是否保留生育功能。早期有迫切生育需求的患者,年龄比较轻,小于40岁的,类型为腺癌的,可考虑药物治疗,病人要随访可靠定期复查,做宫腔镜下活检,看能否缓解。如满足不了上述条件,建议手术治疗。

雌激素可以控制吗?

严主任:孕激素拮抗可控制孕激素,有外源性孕激素药物(不可乱用)控制,长期服用会导致一定的副作用,如:血栓、水钠潴留。

子宫内膜癌如何预防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有哪些征兆?

以下3个病例都发生了子宫内膜癌的情况

病例1:从15-16岁起,月经不规律,结婚之后月经要不就是几个月不来,要不就是一来就血崩。止不住的月经出血,甚至让她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吃了不少调经中药,以后也没有什么改善,月经不规律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她结婚。

病例2:40岁的杨女士。此前,月经一直都很正常。今年1月初突然月经量变多了,出血时间也持续20多天,随着出血量越来越大,她感觉头晕,做什么事都没有力气。

病例3:65的陈阿姨在57岁的时候已经绝经了,可是在一年前,月经又回来了,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嘲笑她说,是不是第二春来了,陈阿姨没有当回事。

严主任:子宫内膜癌最典型的症状为月经的不规则,不同的年龄段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病例1是年轻的病人,长时间月经不规律,如三四个月不来月经,往往是无孕激素拮抗导致长期暴露雌激素,应做进一步检查。

病例2是围绝经期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不规律,应引起重视,应及时做检查。

病例3是绝经以后的阴道出血,是内膜癌最典型的症状,如果发现绝经后又来月经,应及时检查,可能是内膜出现问题,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其中5%-7%是子宫内膜癌。

主持人:哪些人会特别注意患子宫内膜癌?

严主任/胡医生:高危险因素:

1.年龄大于等于45岁(月经不规则、月经淋漓不尽)

2.糖尿病(糖的代谢异常引起的肥胖,部分患者有多囊卵巢综合症,伴胰岛素抵抗,引起雌孕激素失衡)

3.肥胖

4.高血压

5.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长期使用雌激素而不用孕激素拮抗)

6.初潮早(生育周期较长,雌激素暴露时间较长)

7.内源性技术增加

8.功能性卵巢肿瘤

9.无排卵型功血

10.不孕不育(1.由月经紊乱或其它因素导致排卵不规则,规律性的排卵会有规律性的月经来,雌孕激素的周期波动是相互抗衡的作用,长期月经不规则造成排卵不规则,从而导致不孕不育。2.人为的避孕。)

11.肿瘤家族史(遗传史)

12.三苯氧胺治疗

13.卵巢和乳腺癌病史(95%内膜癌为散发性的,5%内膜癌是遗传性的。临床上有一个叫林奇综合征,其和家族史有关系,和乳腺癌和肠癌有一定的相关性,发病年龄较早,恶性程度偏高,如果1级亲属患病,则需警惕。)

主持人:为什么50-70岁围绝经期、绝经期以后的女性容易得子宫内膜癌?

严主任:内膜癌分两类:1.经典内膜癌和雌激素刺激有关

2.1型和2型内膜癌,和雌激素刺激没有特别明确的相关性,恶性程度较高,是特殊病理类型的内膜癌。

其50-70岁高发的原因是绝经以后卵巢功能萎缩,雌激素刺激降低,但肥胖人群的脂肪不断分泌雌激素,使其易患子宫内膜癌。

很多六七十岁的病人特别消瘦,也会患子宫内膜癌,其和2型内膜癌有一定相关性,往往不是由于雌激素刺激引起,从肿瘤发生来讲,它是另外的信号通路导致内膜癌的发生。

主持人:女性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癌?

胡医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饮食均衡),适量运动,若围绝经期女性有较常和时间的不规则出血、孕龄期女性有较常时间的月经量比较多、出现绝经后出血,医院做检查。

网友提问

内膜癌的G1IA期的生存期的最新数据有什么,平时饮食运动有哪些注意事项?

严主任:G1是针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学的亚分类分为G1、G2、G3。(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大小)

G1是恶性程度最低的,G3是恶性程度最高的,G2介于两者之间。

IA期的话,是判定肿瘤的播散或者转移的范围,是分期最早的一类子宫内膜癌。

若是G1IA的话,整个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其五年生存率达90%-95%,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治疗效果较好。

五年内定期随访可以和正常人相同,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术后不能剧烈运动,几年后肿瘤在可控范围内,可做稍微剧烈的运动(骑自行车、健身房)。

燕窝没有雌激素吧?

严主任:天然的燕窝是没有雌激素的。

今年50岁,停经2年,平时日服月见草油胶囊2粒和蔓越莓胶囊1粒,这个月突然又来月经1周,想问这和服用这两种保健品有关吗?是继续服用还是停用?有没有食源性孕激素?

严主任:不建议病人吃额外的保健品,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出血,医院做诊断性的刮宫,排除内膜癌的可能性。

子宫内膜异位会变成子宫内膜癌吗?

严主任: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内膜癌不是一类疾病,内膜异位几乎不可能变成子宫内膜癌,临床上碰到一例病例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转变成子宫内膜癌,但是是非常个体化的病例,其两者没有相关性。

宫腔粘连需要做宫腔术吗?

胡医生:应结合年龄,有无生育需求,有无相应症状决定。如果患者较年轻,有剩余需求且伴不孕,建议做宫腔镜手术检查,进一步明确有没有宫腔粘连。若没有做过手术,可根据B超、宫腔的造影等辅助检查,看是否有宫腔粘连,但辅助检查准确率不是%,最后确诊还应做宫腔镜检查。

若患者准备生育,但长时间不怀孕,是有绝对指征的,应看是否有粘连和有无其他异常,必要时应去掉内膜,若年龄较大,无症状,则宫腔粘连不需处理。

围绝经期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规律会对内膜有影响吗?

严主任:是有影响的,围绝经期是特殊的年龄阶段,若长期(半年以上)月经紊乱、月经不规则,应先排除器质性的疾病(是否由于内膜病变引起月经紊乱,是否由于子宫肌瘤或其他原因引起月经紊乱),在考虑功能性病变(孕雌激素的紊乱)。

患甲减,在服用相关的药物,对子宫内膜或子宫肌瘤有影响吗?

严主任:甲状腺功能和女性生殖内分泌的相关性较密切,若在生育年龄,用甲状腺激素片纠正甲减,如果甲状腺激素正常,一般不会影响生殖内分泌功能。

增加孕激素的食品有哪些?

严主任:目前没有明确的食品增加孕激素,应尽量少吃高含量雌激素的食品。

宫颈息肉可以用激光治疗吗?激光治疗后还用活检吗?

胡医生:应看宫颈息肉的大小,若为米粒大小或更小,可采用激光治疗,若为大一点的息肉,则考虑手术摘除。是否做活检要看之前是否做过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的刮片、AP病毒。

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呢?

严主任:绝经以后的出血无论是阴道出血、痔疮导致的阴道出血、尿路感染导致的阴道出血,都应先排除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症状:绝经以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晚期会出现疼痛症状。

子宫内膜癌较少见症状:阴道排液、下肢水肿。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的刮宫检查是较有损伤的,建议多久检查一次呢?

严主任:内膜癌筛查和宫颈癌筛查没有可比性,宫颈癌可做到1级、2级、3级预防,内膜癌唯一做筛查的方法是做脱落细胞的检查,但其阳性率较低。对于筛查来说不是非常好的手段,结果不是很准确。应首先观察症状。做一些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等)。

主持人:检查时如何分辨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

严主任:子宫肌瘤做超声检查时,图像特征较强。子宫内膜癌做超声检查时,早期不一定发现,包括磁共振、CT,不一定会发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主持人:如果患子宫内膜癌,可以靠手术切除吗?

胡医生: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化疗、放疗,尽量手术治疗,并不是所有子宫内膜癌都需要放化疗,要看其病理情况,看有无淋巴结转移等,若无淋巴结转移、没有阳性症状,手术治疗即可。

主持人:子宫是孕育的很重要的器官,若患子宫内膜癌是选择留子宫还是保生命呢?

严主任:若患子宫内膜癌,原则上应做子宫切除、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双侧淋巴结清扫,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逐渐年轻化,整体生育年龄往后推移,临床上有患者需要保留生育功能,采取保子宫治疗(采用大剂量的孕激素拮抗,如二甲双胍,调整胰岛素,治疗三个月以后做刮宫、评估,若疾病在进展,建议病人做手术治疗。若疾病在逆转,可继续治疗)。

若想保留生育功能需有以下四个指征:(若子宫内膜癌治好后,鼓励病人尽快生育后,理论上讲,建议切除子宫)

1.年龄小于40岁

2.子宫内膜腺癌

3.早期内膜癌

4.个人和家庭有强烈意愿保留生育功能,有良好的随访条件。

主持人:子宫内膜癌保留子宫后的女性的有复发的风险吗?

严主任:一旦完成生育功能,理论上建议病人切除子宫,若病人想生二胎,应经过严格筛选和判断。

网友提问

子宫内膜刮过好几次都是好的,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吗?

胡医生:子宫内膜癌以前是诊断性刮宫,随着技术的提高,首先推荐做宫腔镜检查,可直观看到与无病灶。若做很多次宫腔镜都为良性病变,但出现异常出血,可用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半年后,还是反复出现阴道出血,应做诊断性刮宫。

严主任:早期做诊刮叫盲目性的诊刮,宫腔镜可以非常精准的定位,可看到整个宫腔的形态,可看到可疑程度非常高的病变区域,可做针对性的活检。早期内膜癌患者若想保留生育功能,可做电切割把病灶切掉,相对盲目性刮宫,可见技术在逐渐提高。

51岁,未绝经,近一年月经不太规律,日常应该怎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gjml.com/glby/8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