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医基护理

年6月3日星期四

一眼就能看得到头,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为之努力,不是为了飞黄腾达,睥睨群雄,而是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多一种可能,给自己的未来多一份惊喜。

医学基础知识

1.下列属于实验诊断的内容是:

A.临床血液学检查

B.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C.临床免疫学检查

D.临床病原学检查

2.下列属于体液与排泄物检查的是:

A.尿液

B.脑脊液

C.精液

D.胆汁

3.下列属于血液标本的种类的是:

A.全血

B.血清

C.血浆

D.血细胞

4.下列属于血液标本的采血部位的是:

A.毛细血管采血

B.静脉采血

C.动脉采血

D.心包采血

5.下列属于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的原因是:

A.严重呕吐

B.严重腹泻

C.大量出汗

D.大面积烧伤

6.下列为引起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是:

A.急性感染

B.严重组织损伤

C.急性大出血

D.急性中毒

参考答案

1.AB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实验诊断-绪论的知识点。(2)实验诊断是以实验室检查结果或数据为依据,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实验诊断的内容包括:临床血液学检查(A对)、临床生物化学检查(B对)、临床免疫学检测(C对)、临床病原学检查(D对)、体液与排泄物检查和其他检查。故本题选ABCD。

2.AB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实验诊断-绪论的知识点。(2)体液与排泄物检查是指对尿液(A对)、脑脊液(B对)、精液(C对)、胆汁(D对)等各种体液以及粪便、痰等排泄物的常规检验。故本题选ABCD。

3.AB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实验诊断-绪论的知识点。(2)血液标本的种类有:①全血(A对):用于对血细胞成分的检查(D错);②血清(B对):用于大部分临床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③血浆(C对):用于凝血因子的测定和游离血红蛋白以及部分临床生化检查。故本题选ABC。

4.AB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实验诊断-绪论的知识点。(2)血液标本的采血部位有:①毛细血管采血(A对):主要用于床边项目和急诊项目,其结果代表局部的状态。成人常在指端,婴幼儿可用拇指或足跟,烧伤病人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采血部位应无炎症或水肿,采血时穿刺深度要适当,切忌用力挤压,防止不客观结果的出现;②静脉采血(B对):需血量较多时采用,通常多在肘部静脉、腕部静脉或手背静脉,婴幼儿在颈外静脉采血。采血所用注射器和容器必须干燥,采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气泡,采血后应先拔除针头,将血液沿血管壁徐徐注入容器,真空管采血时则按其要求进行。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查时,注射器和容器需先经硅化处理,以防止血小板接触玻璃器皿被激活,商品化采血管已经硅化处理严禁从静脉输液管中采取血液标本,防止输液成分中的离子等影响有关检查值;③动脉采血(C对):常用于血气分析时,多在股动脉穿刺采血,也可用肱动脉或挠动脉。采得血标本必须与空气隔绝,立即送检。故本题选ABC。

5.AB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实验诊断-血液的一般检测的知识点。(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X/L,血红蛋白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X/L,血红蛋白g/L时即认为增多。可分为相对性增多和绝对性增多两类:①相对性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A对)、腹泻(B对)、大量出汗(C对)、大面积烧伤(D对)、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液肿瘤的一种。故本题选ABCD。

6.ABC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实验诊断-血液的一般检测的知识点。(2)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常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波动,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A对)、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B对)、急性大出血(C对)、急性中毒(D对)、白血病、骨髓增值性肿瘤及一些恶性实体瘤。故本题选ABCD。

护理专业知识

1.子宫颈糜烂的分度依据是()《妇产科护理学》

A.糜烂面积

B.子宫颈的大小

C.碘试验

D.糜烂的深浅

E.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2.心肌梗死病人最早最突出的表现是()《内科护理学》

A.疼痛

B.呕吐

C.呃逆

D.发热

E.呼吸困难

3.胃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正确的是()《外科护理学》

A.病毒性感冒

B.轻微腹泻

C.腓骨骨折

D.癌症放疗时期

E.轻微呕吐

4.8个月女婴,出生后至今未接种卡介苗。近半个月发热,食欲不振,轻咳、盗汗。查体:体温38℃,右背下部听呼吸音稍低,PPD实验(++++)。该小儿机体产生变态反应同时获得免疫力的时间是()《儿科护理学》

A.1~2周

B.4~8周

C.10~12周

D.12~14周

E.14~16周

5.引起猩红热常见的病原体是()《儿科护理学》

A.乙型溶血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柯萨奇病毒

D.轮状病毒

E.疱疹病毒

6.最常见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内科护理学》

A.腺癌

B.肺泡细胞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状上皮细胞癌

E.小细胞未分化癌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中公教育解析:宫颈糜烂分度: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分3度:(1)轻度:糜烂面积小于宫颈面积的1/3。(2)中度:糜烂面积占宫颈面积的1/3~2/3。(3)重度:糜烂面积占宫颈面积的2/3以上。

2.A。中公教育解析:持续剧烈难以缓解的胸痛是急性心梗病人最早、最突出的表现。

3.D。中公教育解析:肠外营养的适应证:(1)不能从胃肠道进食者,如高流量消化道瘘、食管胃肠道先天性畸形、短肠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2)消化道需要休息或消化不良者,如肠道炎症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长期腹泻等;(3)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者,如严重感冒、大面积烧伤、复杂手术,尤其腹部大手术后;(4)需要改善营养状况者,如营养不良者的术前应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重者、干肾衰竭者。

4.B。中公教育解析:小儿接种卡介苗后获得免疫力的时间是4~8周。

5.A。中公教育解析: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6.D。中公教育解析:鳞状上皮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肺癌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40%~50%。

刷题

每周一、三、五下午16:00

专人带题

群文件可下载更多题目

每日发布招考信息、开课通知

免费资料等,及时答疑解惑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gjml.com/glby/7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