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丨幼儿依然可以做一个会计划的主动学习

国庆7天小长假,又到了宝贝回归树袋熊,黏糊爸爸妈妈的时刻。不论您是计划带着孩子出行游,还是和孩子宅在家,高瞻课程中一直倡导幼儿“思先于行”的能力也不妨在您和孩子的亲密互动中实践。

?前提条件:别忘了告诉孩子这七天不上学!!!

不管是进入幼儿园的老朋友,还是新朋友,告诉他们一日常规发生了改变都非常有必要,毕竟这七天里要做的事情,和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当然只依靠语言说发挥的作用有限,如果配上视觉支持会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这七天是可以呆在家里的。例如,可以借用以下图片的方式体现七天在家里,第8天就要去幼儿园上学了,同时可以让幼儿用夹子夹在当天的图片上,例如,放假的第一天,可以把夹子夹在数字1的那张图。这样做还有附赠效果:即减少幼儿长假后的分离焦虑,因为通过视觉支持,幼儿对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了预测感。

难得的假期,家长会希望带着孩子出门旅行,但是大多数旅行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从确定旅游地,到做功率,再到出行前的准备,都尽在爸妈的掌控之中。不过建议家长可以在旅行的过程中同幼儿进行一些分享控制,即让幼儿更有对旅行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这其中最能帮助幼儿提升计划性的就是自己准备行囊,而且这也是锻炼幼儿为自己服务的能力,变得更加独立的一小迈步,家长不妨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小策略:

1.提前告知幼儿旅行计划:

突然的旅行计划虽然会让孩子欢呼雀跃,但是幼儿和成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所以如果您想让幼儿动手为自己的行李箱塞满东西,就请提前数日告知幼儿即将要去的旅行地点,描绘一下那个旅行地,以及告诉幼儿还有多少天就要出发了,以避免临出发的前一晚才带着幼儿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在此,家长依然可以借助视觉支持将旅行的概念更具象地传达给幼儿。

(用纸环代表时间概念,四个纸环就代表还有四天就要出门旅行了。因此,每过去一天,孩子都可以撕下一个纸环,最后一天纸环都没有了,说明就要动身出发啦!)

2.共同计划,罗列行李:

幼儿知道出门旅行要带什么行李,如何整理行李这些技能是以幼儿先前经验为基础的,换句话说,需要成人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例如幼儿曾经看过爸爸妈妈是怎样整理行李的。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成人可以用到启发性的开放式问题帮助幼儿思考要带什么行李,以及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行李。

例如:“厦门比上海冷,你觉得带什么衣服可以不让自己冻着呢?”“除了衣服,裤子和袜子,还需要带上什么洗漱用品,这样你晚上在宾馆也可以刷牙洗脸了?”“妈妈会把衣服放在一个口袋里,裤子放在另一个口袋里,你会怎么整理要穿的衣服裤子呢?”“我们早晨坐火车,下午才能到,你会想带点在火车上玩的玩具吗?”,在同幼儿进行计划的过程中,非常建议将共同想出来的行李家长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幼儿可以在文字边配上图画,这样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帮助幼儿检查自己的行李是否装备齐全了。

3.每天一小步,成就一大步:

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保证一时半会能够面面俱到地将所有行李全部整理好,因此对于幼儿也是一样,不如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正如幼儿的游戏会一日复杂,幼儿每天都会思考着往行李箱里添加一些新东西。所以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其实也在不断学习调整计划。

▲▲▲

以上是带着幼儿出门旅行,当然很多家长为了避开国庆人流高峰期,反而会选择带着孩子宅在家,宅在居住的城市中,这也不妨碍同幼儿共同来做计划:

1.建立假期在家中的稳定一致又灵活的一日常规:

放假并不意味着幼儿的生活就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家长可以根据对幼儿生物钟的了解以及兴趣喜好设定一个家中的一日常规,并且通过图片的形式将常规展现出来。如果某一天有特别的活动,例如带着幼儿去参观博物馆,也可以通过一日常规卡片提前告知幼儿。

2.同幼儿针对某个活动进行计划:

学前阶段幼儿的思维特点之一就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gjml.com/glzz/9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