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宫颈糜烂」不是病,大家只要记住6句话!或许解决你很多疑惑!
二胎政策放开,越来越多的女性前来妇科门诊进行备孕检查,其中咨询的最多的就是宫颈疾病。很多女性对“宫颈糜烂”的看法太过妖魔化。一听说自己有“宫颈糜烂”,唯恐马上就是宫颈癌,生育梦想破灭。
什么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指宫颈外口充血、发红、颗粒状外观,看上去像“糜烂”。显微镜下的真相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在青春期后,移到了宫颈外口。也就是,在绝经后就缩回宫颈管内去了。
这种生理变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都已经改为“宫颈柱状上皮外移”。
实际上,这种生理变化是不需要治疗的,每年定期筛查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HPV即可。备孕的女性们完全不需要过度担心。
关于宫颈糜烂,记住6句话关于「宫颈糜烂」,大家只要记住6句话就可以了:
宫颈糜烂不是疾病。本质上是宫颈里面的细胞长到外面来了,虽然看起来像「烂了」,但纯粹是随着生理周期发生的正常现象。
既然宫颈糜烂不是疾病,也就没必要分程度。1度2度、轻度重度,都是瞎扯。(压根不是病,分程度干嘛?)
不管有没有宫颈糜烂,都应该做宫颈癌筛查。如果宫颈癌筛查正常,就算有「宫颈糜烂」,也不会得癌。(「宫颈糜烂」和宫颈癌没有必然联系)
宫颈糜烂≠宫颈炎。规范的宫颈炎诊断应该就是指有病原体感染的炎症,所以,怀疑宫颈炎应该查衣原体和淋球菌,而不是看有没有宫颈糜烂。
不需要单纯针对「宫颈糜烂」做任何治疗。其实针对「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尤其是切除部分宫颈组织的治疗,会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
阴道镜检查不是常规检查,只有宫颈癌筛查有异常时才需要做。
担心宫颈癌?也没必要治宫颈糜烂大家对于「宫颈糜烂」这么恐惧,其实不是怕什么「糜烂」,而是担心宫颈癌。
宫颈癌是目前少有的几种可以预防和筛查的癌症,这是好事。由于大家恐惧癌症,但又有这么好的方法可以筛查,因此出现了过度检查的情况,有些人希望查得越多越好,甚至有些人觉得每个月做一次检查才能放心。
其实大可不必。
虽然宫颈癌是由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不过从感染HPV到最终得宫颈癌,通常需要10年左右。如此漫长的时间,总有机会让你发现它并及时处理。
其实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不同的病毒,只不过没有去做专门性的检查而已,如果检查,你会查出来身体里有非常多的病毒。
但别太担心,绝大多数情况下,身体的免疫力都可以把这些病毒清除出去。即使是HPV,如果身体健康免疫力正常,2年之内都可以自然清除。
来个总结吧。一句话,不要再治「宫颈糜烂」了。
真正需要治疗的是什么?如果宫颈疾病已经进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就必须进行治疗,CIN2-3级还需要进行Lp手术。Lp术采用高频电刀锥形切除宫颈病变组织,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宫颈病变的手术方式。
宫颈做了Lp术,影响生育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便说出lp术影响生育这样的话是不负责的。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研究结果,让数据来告诉你答案。
YanmingJiang等人对lp术后的生育结局进行了比较,结果发表于年1月26日的PLOSONE。在这样研究中,Lp的术后残留病灶、复发率都令人满意,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妊娠结局没有明显影响,且怀孕后的产科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Lp术后宫颈管的长度被认为与产科并发症最密切的影响因素。患者最担心的就是Lp术后会造成宫颈长度缩短,因而出现了“Lp术后影响生育”的说法。那么真相如何呢?请继续往下看:
有研究发现Lp术3个月后是宫颈的恢复阶段,宫颈长度会增长。日本的Knro等人就Lp术6个月后宫颈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年的JournalofObsttricsandGynacology。
他们发现在Lp术后6个月内宫颈长度明显增加,且与年龄、妊娠、产次和CIN范围不相关。宫颈长度在Lp后会随着术后宫颈的愈合而自然增加。若Lp后不久就妊娠,会增加早产风险,推荐Lp后再过3~6个月妊娠。所以希望怀孕的患者最好再等待6个月,以降低妊娠风险。这与年Bj?rgT等学者在挪威进行的研究结果相同。
Lp术后能顺产吗?一般认为,Lp术后宫颈管的弹性下降,可能会影响产程中宫颈管的扩张,造成难产。但目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Lp对分娩方式没有明显影响,可以选择阴道试产,它是剖宫产的指征。在产程中正确评估宫颈条件,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Lp术后顺产也不是问题。
实用健康大讲堂↑↑↑长按图片识别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