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乐约健康
小腿抽筋可能是缺钙了,要补钙;
孩子头上有枕秃是缺钙了,要补钙;
老人腿脚不灵活了,要补钙……
补钙,人生各个阶段都脱不了面临“补钙”,大家往往通过观察身体看是不是缺钙了,然后决定要不要补钙,但有一种缺钙往往被人们忽视——
药源型缺钙!
所谓“药源型缺钙”是指正在服用的某些药物会引发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钙等营养素流失或缺乏。
日常生活中,有4种药最可能缺钙,都是什么呢?跟着乐约健康(ID:leyijk)往下看???
激素类药物
代表药物:地塞米松
避孕药(孕激素和雌激素)
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加速钙等营养素的代谢,进而导致缺少的状态。
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会影响骨密度,长期服用有可能致骨质疏松。
如果你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初选腰腿疼症状,排除风湿、骨质增生等因素,要考虑到缺钙的可能性。
抗结核药物
代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定
这类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会与钙离子发生络合反应,降低钙的吸收。因为结核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所以很容易因服药导致低血钙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和钙剂的服用时间最好间隔2个小时左右,而不要同时服用。
抗惊厥/癫痫药
代表药物:苯妥英、苯巴比妥
这类药物能够影响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引起骨质疏松。医生可能会建议那些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在用药3~4个月后补充外源性钙剂和维生素D。
肝素
肝素是一种注射剂,常用于心血管手术中。很多研究证据已经证明,长期大量应用肝素治疗疾病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不过,作为临床应用的处方药,医生会控制剂量,将影响控制到最小。
补充!
最好的补钙食物到底是什么?
人体90%的钙存在骨骼中,其它的分布在细胞和血液内,钙的存在对骨骼和牙齿的形成、肌肉收缩、凝血、正常心率等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成年人正常每天需要摄入mg~mg的钙。轻微的缺钙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严重缺钙则可能导致肌肉疼痛、痉挛、心律不齐、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说起补钙,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食疗。食物中,芝麻酱含钙量最高,但这毕竟不是每天都会吃到的食物,所以乐约健康(ID:leyijk)推荐一些更常见的补钙食物:
牛奶,每天早餐喝一杯,满足一天;
豆制品,如老豆腐、豆腐干、千张豆腐;
坚果,包括榛子、松子、核桃等;
鱼、虾、虾米、贝类等水产品;
深绿色的叶菜,如菠菜、油菜……
当然,要记住,如果缺钙严重,除了食疗,更直接的办法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精彩阅读
火针治宫颈糜烂?您对“火针”和“宫颈糜烂”有什么误会吧
“神药”奥司他韦卖脱销?预防流感,这个办法并不靠谱!
超强“双寒潮”冻晕手机!这份爱护手机小贴士拿走不谢
吃腌菜“亚硝酸盐中毒”是真的吗?知道这些事才是行家
痛风患者不能喝咖啡?那你就错过了咖啡的3个好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