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内容来自:小大夫)“宫颈糜烂”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女性去做体检,几乎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医院甚至用“宫颈糜烂”作为吸引病人来妇科门诊的招牌,让女性查出宫颈糜烂,紧随其后的就是上药、输液,甚至激光等治疗手段,动不动治疗费成千上万,成为典型的过度治疗的手段。“宫颈糜烂”从何而来?多年前,当医生观察到女性的宫颈颜色发红的时候,因为觉得看着像皮肤湿疹样的糜烂,所以就把这一现象称为“宫颈糜烂”。实际上,宫颈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糜烂,只是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在交界处发生位移——因为柱状上皮较薄,所以每当柱状上皮显露较多的时候就会露出下面的血管,显得颜色发红。在我国,“宫颈糜烂”以前一直被定义为一种疾病,有标准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但在年第7版《妇产科学》中就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所以说,宫颈糜烂就是由激素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疾病,不用过分担心。“宫颈糜烂”的4个常见误区误区一“宫颈糜烂”会得癌?注意!“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的关系是:没有关系。所谓“宫颈糜烂”是由于雌激素的作用,使得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长到宫颈外口以外,长出去的部分被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而宫颈癌是由病毒长期感染所诱发,并非“宫颈糜烂”转化而来。打个比方来说,宫颈癌好比是犯罪,而“宫颈糜烂”只是长得丑,请问长得丑犯罪吗?如果怕得宫颈癌,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查TCT,宫颈癌很容易早期发现的。误区二重度“宫颈糜烂”,我是不是毁了?不。作为一个女人,毁不毁和宫颈有没有“糜烂”没有关系。如果死钻牛角尖,走上了过度治疗“宫颈糜烂”这条路,那才是真毁了。你大概以为健康的宫颈就应该是光溜溜的,一旦被说“糜烂”就是出问题了。其实对于年轻女性来说,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宫颈会出现一定范围的“糜烂样改变”,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只不过有的人“糜烂”面积大一点,有的人“糜烂”面积小一点,而有的人没有“糜烂”,大部分是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这就好比有的人皮肤白,有的人皮肤黑,只是看上去不一样而已,但是皮肤黑是病吗?误区三都“糜烂”了,难道不是炎症很严重?如果这个时候白带再多一些,我们可能就更紧张了。但事实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只是女性体内激素水平较高的一种表现,与宫颈疾病无关。正常的白带是有一点偏黄色的,尤其是在内裤上干掉的时候会更黄一些;有一点偏酸的气味,是阴道内健康的乳酸杆菌产生的;月经来潮前期,白带会呈稠厚糊状,月经结束后几天又会呈水样透明状。如果你怀疑自己白带异常,医院就诊,不要自己乱下结论。误区四不把“糜烂”治好,会导致不孕?宫颈呈现出一定范围的“糜烂样改变“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不会导致不孕。当然了,确实会有一些宫颈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不孕症,比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但这些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是基于宫颈分泌物培养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观察宫颈形态来判断的。如果你一时着急,医院做了所谓能把糜烂治好的小手术,倒真有可能导致不孕。比如LEEP术,术后可能会影响精子通过宫颈管,降低受孕机会。新生提示:诚然,并非所有的“糜烂”都是生理性的,病理性糜烂也是有的。所以当出现“宫颈糜烂”后,如果确定是病理性问题,就需要治疗了。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治的不是“宫颈糜烂”,而是表现出“糜烂样改变”这种症状的对应疾病。对于大部分正常的“糜烂样改变”——真!的!不!用!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