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宫颈糜烂”,人们会本能的紧张,觉得都糜烂了肯定是很严重的疾病了。
在过去,我们普遍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病理改变,甚至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医生会做微波、冷冻、激光甚至宫颈环形电切等手术来治疗。但其实它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受孕分娩无影响。宫颈糜烂?没有这个病
“宫颈糜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生理性糜烂
宫颈上有两种细胞——鳞状上皮细胞(以下简称小鳞)和柱状上皮细胞(以下简称小柱)。
小鳞和小柱的个头差距大,又同在宫颈上的“鳞柱交界区”,并且,受雌激素影响,他俩处于动态的平衡,类似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关系。而医生们看到的所谓“宫颈糜烂”,是因为高个头、色泽更鲜红的小柱跨越了界限,打乱区域,参差不齐的站在了一起。
这样,健康的宫颈就不太好看了,平整光滑跑没了影。
病理性糜烂
是子宫颈慢性炎症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就是白带增多和腰酸等,有的则没有任何症状。病因是各式各样的,如感染、人流/分娩等造成的宫颈损伤、性活动过早、性伴侣多、不洁性生活、性生活过频等。
“宫颈糜烂”意味着宫颈癌?
宫颈的小柱外移,和宫颈癌没有直接关系,只是两者部位一样,可以共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才是引起宫颈癌的元凶。
若没有这个感染,宫颈糜烂再严重也安全。从糜烂推测癌变不对,从光滑推测安全也不对的。有的宫颈癌变了,但看外观依旧光滑。虽然“宫颈糜烂”不是病,但为了筛查和早期发现治疗宫颈癌,宫颈的定期细胞涂片和HPV检查要做。
“宫颈糜烂”需要治疗吗?
当无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宫颈糜烂”无外阴瘙痒或下腹坠胀不适等症状,或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不需进行治疗,以下建议,供参考。(1)30岁,对于单纯、表浅“糜烂”多为生理性变化,不必特殊处理。
(2)30岁,或颗粒型“糜烂”、不对称“糜烂”、有接触性出血、宫颈硬度不同,应作宫颈病变筛查,过关者(也无不适症状)建议定期复查。
(5)由于“宫颈糜烂”与宫颈的癌变在肉眼检查上很难区分。因此,对于“宫颈糜烂”,在进行治疗前都需要先做宫颈防癌检查。
-END-
医院-因爱而生
缴费不排队
查询更快捷
预约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