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外地工作学习,当然得要带上一组喇叭拉~为了方便装进行李箱,这次的音箱设计重点在于减少体积。然而小口径的单体低频缺失严重,让我一个月都听不到深沉稳健的低音,还怎么放松工作之余疲累的身心!
于是我早就打定主意,要制作2.1声道这类的喇叭组,至少还是要保留一个较大的音箱来装配重低音。
既然已经解决了重低音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环绕喇叭的部分了,这里我就可以放心取用小口径的单体,以体积为考虑作业。这次使用单体是之前在淘宝买的蓝芽音箱零件。
淘宝卖家标称是Bose的音箱零件尾货,我是不会对此买单啦!
但是看起来确实做工精良,铝合金音箱车工精准,肯定是质量极佳的工厂出品。
原本的音箱由4个1.5吋全频单体和2个被动辐射器组成,有分成左右声道两个共鸣腔。
单体的排列采取bipole设计,更能达到环绕效果。
ps.我之前也制作过的Bipole设计4吋全频双极(Bi-pole)背负式号角音箱。
分解出单体,然后原本的音箱就扔掉了XD。
其实最初我是打算制作2.1声道的组合,不过既然有4颗单体,梦想就梦大一点吧!
4颗单体个别装进4个小音箱,最后就组成4.1环绕!
重低音音箱的部分
环绕喇叭的面板,为了挖这些小孔,我特别去买了这个口径的圆穴工具。
为了方便搬运,我决定将喇叭单体用内嵌的方式安装,如此等于有一层木板的深度保护,不容易刮伤。
原本的被动辐射器暂不使用,用另外一个厂家卖的1.5吋被动辐射器搭配,该卖家也宣称这是Bose零件,我只要搭配效果能满意就可以了。
焊接上喇叭线,因为空间有限,没有另外安装接线柱,喇叭线另一端直接延伸到音箱外,透过香蕉插连接扩大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环绕音箱内容积约0.3公升,还是塞入一点吸音棉。
面板黏着牢固之后打磨平整,因为这个音箱十分小巧,打磨时用F夹固定起来比较稳,面板上的喇叭开口要遮起来,免得一堆木屑卡在里面,到时候怎么清都清不干净。
重低音音箱背后可开启,方便安装被动辐射器,背板上面再开孔,安装扩大电路板。
4寸重低音单体朝下发射,正面有低音辐射器增强低频。
接线等比较复杂丑陋的地方就藏在音箱背面,唯一的小缺点是这样开关或调音量比较麻烦XD。
另外这次比较特别的一点,在于2声道转换为4声道的方法,4声道中仍然有左右声道,接线和2声道无异。
另外左环绕和右环绕,则是接在扩大机左右声道的正极上,当左右声道音量一致(音像在正前方),环绕喇叭就不会表现。当左右声道有音量的差异,此时左右声道正极电位不同,就会产生电流。环绕喇叭即会发声,补充该声道的声音。简单的物理方法,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提升。
这次的接线方法,示意图如下图左边,用以制造两个环绕喇叭。
另外有类似的接线方法,如下图右侧,是我在长冈铁男设计图集里看到的,使用在类似soundbar这样,一个音箱产生环绕感的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环绕喇叭在并联上左右声道喇叭,阻抗会有并联产生的下降,我都是采用8欧姆的喇叭,这样的连接就会造成总阻抗下降为4欧姆。
ps.如果阻抗太低,要小心电流太大烧坏扩大机。
接线住位置不够,索性把喇叭在线点焊锡,直接压接在接线柱下。
利用值班隔天的PMoff,拖着疲惫的身躯,终于赶工完成!
4.1声道,5个被动辐射式音箱。
聆听时将喇叭摆放成半圆形,三维效果一鸣惊人!
每个坐到中间试听的家人都相当有感。
这款2.1扩大电路板是在淘宝购买的,只要接上变压器就能简单出声,相当简单方便。
还可以独立调节低通滤波频率,以及重低音音量、环绕喇叭音量。
搭配Airs4吋重低音,低频力度强劲且收放自如,特意避开重低音喇叭的正面,选择以被动辐射器朝前,所以完全不会在重低音中混杂到人声,整体的补充效果可说相当自然。
号称Bose的1.5吋全频单体和1.5吋被动辐射器,效果也令我相当惊喜!
当然他们的先天低音就比较不足,但除此之外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人声清晰自然,高音清脆悦耳。
4颗环绕再搭配上重低音,整体三维效果可说立竿见影,音场比上许多用bipole、dipole、帐板都更开阔(其实拿两声道跟4声道比音场不太对啦...),如果有空间的DIYer,非常推荐试试!
最后附张准备打包的照片,低音音箱在设计时就行李箱内径为宽,保证可以放进去,其它衣服袜子就拿来当缓冲垫,包在音箱外面。
值班相当辛苦,有了这个喇叭当作慰藉,日子应该会快活一些...
衣服充当缓冲垫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