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两个月查出6例宫颈癌患者绥

说到宫颈癌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但感觉距离自己很遥远,然而,现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目前我国为宫颈癌的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人数为13.5万,约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1/4,且发病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家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更不了解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小心!宫颈癌可能潜伏在我们身边

我院新聘妇科专家陶利荣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40年,医院工作还不到两个月,竟然确诊宫颈癌6例,癌前期患者3例(高级别2例、低级别1例)。

重要的事情反复说:宫颈癌定期筛查很重要!

大多数年轻女性一生中有80%的可能会感染HPV,但通常在8-10个月内会被自然清除。持续感染HPV的女性将来如有可能发生宫颈病变,也是要经历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即先有宫颈的癌前病变再发展为宫颈癌。这个时间最短的需要7到10年。

有很多女性医院检查1次,有些较晚期的宫颈浸润性癌多发生在生活比较粗糙的女性们身上,以为身体没啥不舒服……可是,真等身体吃不消了,那还有得治吗?

而把握住这段时间,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把宫颈癌“拒之门外”。

1

宫颈癌筛查需要做些什么呢?

宫颈癌筛查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LCT)或巴氏涂片(传统巴氏涂片或液基巴氏涂片)、高危HPV感染检测。宫颈癌筛查联合检测即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HPV感染检测。

1高危HPV感染检测

因为HPV病毒有很多种亚型,其中HPV16和HPV18大约引起70%的宫颈癌和50%的宫颈癌癌前病变,被称为高危型HPV亚型。也因此,一般HPV分型会特地挑出来HPV16和HPV18单独报告。

2巴氏涂片

异常报告结果一般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划分为三个等级:

CIN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CIN2:根据p16免疫染色被分层来识别癌前病变。

p16-阴性: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p16-阳性:宫颈癌癌前病变。

CIN3:宫颈癌癌前病变。

3宫颈细胞学检查

一旦报告中出现“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那么都一定要去医生那里做进一步检查评估,以排除癌前病变或癌症。

1

定期筛查,定期是多少?

?小于21岁女性不必检查。

?21岁的女性无论是否有性生活,都建议开始进行定期的宫颈癌筛查。

?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结果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

?30-65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细胞学检查(推荐);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结果有问题需进一步检查。

?大于65岁女性既往检查均为阴性,则可以停止继续筛查,曾患CIN2、CIN3或者原位癌的女性应继续常规筛查至少20年。

?全子宫切除女性且既往无CIN2或更高级别病变应停止常规筛查。

?接种过HPV疫苗女性仍需遵循年龄阶段进行筛查。

好消息

重大好消息,医院就可以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三步曲

1

液基细胞学检查

2

HPV检测

3

阴道镜及活检

一般先做1或1+2检测,检测结果提示异常,再做3。

1

检查前注意事项

1、如有阴道炎或宫颈炎应先治疗;

2、检查前48小时不可有性生活;

3、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阴道栓剂,也不要做阴道内诊;

4、在非月经期进行检查:;

5、检查前10分钟排空膀胱。

医院妇科专家简介

陶利荣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宝鸡市卫生学校,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函授大学医学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40年,曾多次在省、市级二甲、医院临床进修、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大、中型手术操作,带领科室医生完成大、中型手术和抢救危重病人不计其数。并擅长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妇女不孕不育、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HPV阳性、顽固性阴道炎、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的诊治,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医患的好评。

妇科主任:陶利荣

每天慕名来检查的病人络绎不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gjml.com/glzx/8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