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开6个健康陷阱,女性疾病少一半!这些常见的误区,不得不防!现代女性主内又主外,不论在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担纲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女人更应该好好爱自己。
女性,要健康不要误区。关于女性健康的那些事,我们常常有很多误区,对身、心都不利……
误区一:经期不能洗头、洗澡?
经期是女性的敏感时期,有很多事情不能做,忌讳也很多。“经期不能洗头、洗澡,否则会落下病根的!”这句话绝大多数女性都听说过。虽然这个观念传播得很广,但它不是真的。要知道,经期由于经血积于阴道部,且垫有不太透气的卫生巾,加之此时下体的油脂分泌增多,容易因局部通风性较差而引发各种炎症。因此,女性在经期应勤于洗澡,保持阴部清洁。
但是,洗浴时需注意:
1、不碰冷水用温水;
2、用淋浴禁盆浴;
3、毛巾、洗具专人专用;
4、洗浴过后及时擦干,避免受凉。
误区二:生孩子能治痛经
导致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坦率地讲,只有严重子宫位置异常引起的痛经才有可能靠生孩子来缓解,剩下的痛经都不能靠生孩子来解决。
建议有痛经的女性在经前5~7天开始按摩三阴交穴、子宫穴、血海穴三处穴位,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误区三:经期有血块就是不正常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周期性增厚、脱落并且伴随出血的过程。当经量较大时,体内的抗凝血物质来不及工作,在流出的过程中就会凝结成血块,颜色也会逐渐变深,变暗发黑。
因此,血块并不能表示身体不健康,也并不是排出的有毒有害物质。但如果多次出现体积较大,跟平时的血块完全不一样时,就可能存在月经过量的情况,医院做个检查。
误区四:阴道瘙痒,洗洗更健康
有研究表明,经常使用阴道杀菌剂包括碱性溶液的女性患盆腔感染的几率非常大,原因就是破坏了阴道菌群平衡,无法抵御病原体侵入。
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时应当想到是阴道菌群失衡而导致的,因为阴道粘膜非常薄弱,平时没有加强这方面的防护意识,医院查找病因。治疗时避免滥用抗生素和碱性溶液。清洗后需保持干燥,不要潮湿着就开始穿内衣或者使用护垫。治疗后注意维护阴道菌群平衡防止复发。
误区五:宫颈糜烂得治疗
其实,我们肉眼观察可见单纯性的宫颈糜烂纯粹是随着生理周期发生的正常现象,它不等于宫颈炎,也不等于宫颈癌。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稳定后,就会得到改善;往往是属于生育后和年轻的女子。若是糜烂面深而广,伴随有宫颈内管炎症纳囊息肉等则需尽早治疗。
不过,这个症状虽不严重但容易感染HPV病毒,女性还是需要注意性生活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尽早治疗。
误区六:盆腔积液意味着炎症
盆腔、腹腔里的器官本来就会分泌一些液体,起到润滑保护作用,属于正常的生理表现。盆腔积液也和盆腔炎、附件炎等无必然联系。
因此,若B超提示少量盆腔积液,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也是不需要处理的。
误区七:HPV感染就会患癌
有性生活的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可能性高达40~90%,但只有极少数人会发展成宫颈癌。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在几个月内帮助清除病毒,而只有长期持续的感染高危的HPV才会导致宫颈癌,这往往需要5~20年时间。
因此,若是检查出HPV感染,无需过于紧张,一般定期复诊,密切观察,遵医嘱治疗即可。最重要的是,有条件的女性,最好在性生活发生前完成HPV疫苗接种,并坚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这才是预防宫颈癌的好办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