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超低音音箱,人们往往误以为它仅适用于电影爆破场面或特效声响的回放。又或者,他们认为在狭小的聆听空间里,即便低频得以呈现,也难以营造出应有的氛围。然而,对于那些热爱音乐、不常涉猎多声道家庭剧院的音乐迷们来说,超低音音箱是否同样不可或缺呢?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般乐器所能发出的最低频率范围。以钢琴为例,其最低音可达约27Hz,展现了广阔的音域。而土巴号与低音大提琴则能发出约41Hz的低频,法国号为62Hz,大提琴为65Hz,甚至连吉它也低至82Hz。相比之下,一般的书架式音箱其频率响应最低通常为50Hz/±3dB,这意味着在50Hz时,低频量感已大幅衰减。因此,用书架式音箱聆听上述乐器的低音时,往往会感觉低频部分缺失,仿佛音场下半截不见了。
其次,物理定律告诉我们,要在一个房间里再生出足够的低频,房间的长度必须达到波长的一半。以一个大约4米长、3米宽的房间为例,套用音速=频率×波长的公式(假设音速为米/秒),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房间的长边可以再生8米波长的音频。再进一步计算,就可以得知此房间所能再生的最低频率极限为5Hz。在这个12平方米的房间里,放置一对书架式音箱虽然合适,但考虑到上述因素,书架式音箱在低频表现上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了。这意味着在这个房间里,低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引入一个性能更为出色、低频量感更为饱满的超低音音箱时,所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低频的丰富度。更为平衡的声音、更为丰富的音乐性,甚至高频延伸的平滑度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对于那些在狭小空间内聆听或预算有限的书架式音箱用户来说,搭配一个合适的主动式超低音音箱,无疑是一条通往高端音响体验的捷径。1声道一直是我钟爱的音乐聆听方式,即便我拥有能够覆盖宽广频率响应的落地式音箱。在我看来,如果因为预算、空间或其他因素的限制,使得音响系统无法同时兼顾细节挖掘、精致的音质音色以及平坦宽阔的频率响应,那么我会倾向于保留1声道,特别是价格亲民的系统。毕竟,对于轻松聆听而言,频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轻松的聆听体验不仅让音乐更加悦耳,还能激发人们对音乐与音响的持续兴趣。而1声道无疑是实现宽阔频率响应的便捷途径之一,特别是在小空间内,迷你音箱搭配超低音音箱便能获得轻松的听感。
经过精心调校后,f超低音音箱与我原有的系统完美融合。我惊喜地发现,即便是聆听弦乐四重奏,也能感受到弦乐起伏时的韵律感更加丰富,乐团的整体性表现更为出色。平台式钢琴的规模感更加真实,交响乐也展现出应有的雄伟气势。
想象一下,用书架式音箱听管风琴的效果如何?加入超低音后,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以《AntiphoneBlues》这张发烧唱片为例,其中第4轨开头是一段萨克斯独奏,随后交替出现管风琴独奏。此时,f超低音音箱展现出清晰干净的低频响应,能够准确还原应有的声音质感,同时保留清晰的音乐线条与丰富的厚度。若听不到或听不清管风琴的声音,无疑会大大降低聆听的乐趣,即使萨克斯的音色再美,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失,因为维持录音的完整性对于重放音乐而言至关重要。
在聆听大提琴时,f除了增添了音符的水分与甜美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大提琴正确的形体感。当声音在琴体内共鸣时产生的尾韵效果,使得音乐听起来更加悦耳、耐听。观看蓝光碟片时,更是让我身临其境。战机与导弹的呼啸声、迂回飞行以及陡然发射的声场定位都表现得十分精准、生动且引人入胜。闭目聆听时,战机超低空飞行的引擎轰鸣、炸弹爆炸以及地面火海的剧烈声响都仿佛触手可及,强劲的超低频声压令人震撼,空气仿佛因此而颤抖。总结在深入体验了JLAudio(捷力)FATHOMf超低音音箱后,我对其整体音效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展现出干净利落、反应迅猛且能量充沛的特点,不仅在速度上表现出色,更在爆发力和冲击力方面展现其卓越性能。这款音箱深谙音乐之韵,从容爆发,激爽畅快。其知情识趣、内涵丰富的特质,使得它在提供低频时恰到好处,而在不需要时则完全消失,无影无踪。
此外,Fathomf在规格上也毫不逊色。它采用密封式设计,内置功放功率高达WRMS,配备5英寸单元。其频应范围宽广,从20Hz到86Hz都能保持+/-5dB的准确性,即使在18Hz/Hz和16Hz/Hz的范围内也能保持-3dB和-10dB的稳定性能。此外,其活塞效应范围和低频效应范围也相当可观,分别为sq.in和cu.in。在体积方面,它尺寸适中,为××mm,重量为59kg,颜色则采用经典且低调的钢琴黑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