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妇科病外治法

几种常见的妇科病外治法

导读临床上内服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调整脏腑气血,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消除病灶。而外治法的应用,则多在于针对病灶局部,缓解症状,以减轻病人痛苦,此虽属治标之法,但能更好地发挥内服药物的治疗作用,二者相得益彰。因此,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要正确掌握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根据病情,或用内服药,或予外治法,或在内服药的同时,辅以恰当的外治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中关键,在于掌握适应病症。兹将个人在妇科临床中较常应用的一些外治方法和药物,选述如下。/哈荔田

WomensDay

熏洗法

方一:

[组成]

蛇床子9克,黄柏6克,淡吴萸3克。

[功用]

散寒燥湿,消炎止痒。

[适应证]

寒湿或湿热下注,见有带下阴痒,或阴部肿痛,或尿道感染,尿痛尿频等症。

[用法]

上药布包,温水浸泡15分钟后,煎数沸,倾入盘中,乘热熏洗、坐浴。晨、晚各1次,每次5~10分钟,洗后可拭干外阴部、内阴部,待其自然吸收、经期须停用。倘煎煮药液有困难,亦可将药用布包置于大口杯中、再用开水冲沏后浸泡备用。一般多以晨泡晚用,晚泡晨用。应用时将药液倾入盆中、再加以适量沸水,熏洗坐浴,一包药可浸泡2次。在药效作用的发挥上、前法较后法为佳。

[药物加减]

带下量多,清稀,淋漓不止,可选加石榴皮、桑螵蛸、诃子、小茴香等;

带下色黄、黏稠气秽,可选加苍术、蒲公英、律草、草河车等;

瘙痒剧烈可选加枯矾、苦参、小茴香等;阴部肿痛可选加香白芷、净苏木、刺猬皮、蒲公英、连翘、小茴香等;

糜烂溃疡局部有脓性分泌物,可选加白鲜皮、虎杖、银花、公英、桑螵蛸等。

按:

本方适用于外阴炎、外阴湿疹,急性女阴溃疡,单纯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慢性子宫颈炎、尿道感染等疾患,症见白带量多,阴道或外阴瘙痒、红肿、灼热、疼痛,或轻度溃疡糜烂等。方中蛇床子辛苦温有小毒,功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一切皮肤病及外阴瘙痒、带下。吴萸辛热有小毒,功能散寒止痛,外用尚能燥湿解毒,可治湿疹。黄柏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疾患,以及湿疹、疮疡、白带、阴痒等症。其与蛇床子、吴萸配伍,不仅能监制彼之温热过偏之性,且能加强消炎解毒,燥湿止痒的效果,临床随病情加减,既能用于阴中寒湿,也可用于湿热下注之症。

方二:

[组成]

蛇床子15克,花椒9克,土槿皮15克,紫荆皮15克。

[功用]

清热燥湿,消炎止痒。

[主治]

阴痒难忍,带下臭秽。个人体会,此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效佳。

纳法

方一:

[组成]

黄柏、枯矾、青黛。

[功用]

解毒消炎、燥湿止痒。

[主治]

宫颈糜烂。

[用法]

上药等份为末,以消毒棉球蘸饱药粉,用线系住,纳于阴道宫颈糜烂面。晚上用药,次晨取出。如能用喷撒器喷撒患处尤佳。

按:

本方用以治宫颈糜烂效果良好,重糜亦可配合内服药治疗。方中枯矾性味酸涩微寒,功能燥湿解毒,杀虫止痒。外用适于痈肿疮疡,痔漏,脱肛,女阴瘙痒,外阴阴道炎、宫颈糜烂等症,与黄柏、青黛配合应用则消炎解毒之力尤著。

又单以黄柏15克,青黛5克,制成片剂,纳入阴道内,用于化脓性阴道炎,及宫颈癌患者上镭后之阴道炎性反应,以防止粘连,效果较好。

方二:

[组成]

白矾57克,乳香、没药各9克,蛇床子4.2克,钟乳石13.5克,雄黄13.5克,硼砂1.2克,硇砂0.9克,儿茶10.5克,血竭7.5克,樟丹16.5克,梅片10.5克,黄柏9克,麝香1.2克。

[功用]

燥湿解毒,敛疮生肌。

[主治]

宫颈炎,盆腔炎。

[用法]

以水2碗,煮白矾至沸,候略呈稠糊状,再入过80目细粉的乳香、没药、蛇床子、钟乳石、雄黄、硼砂、儿茶、黄柏等药,并加水3-5匙,煮沸人樟丹、血竭细粉,复加水2匙,煮沸入麝香、冰片,搅拌制成直径1.5厘米,厚2厘米之药锭,备用,治疗时,宫颈炎患者,可纳入阴道,贴在宫颈上,再以消毒的带线棉球固定之;盆腔炎患者则纳入左右穹窿部。每2日更换一次。如制成粉剂,用喷撒器将药直接喷撒宫颈及穹窿部效果尤佳。用药前先以温水坐浴。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利用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详情和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可以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ngjingmilanagjml.com/glcx/7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