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酱酒风口,不可错过。
最新爆款单品“珍酒·密藏”城市合伙人稀缺席位低调开放!
低门槛、大品牌,抓住,就是财富。
作者:尹邦湘梦之队商学院院长、梦之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浪漫现实主义营销理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酒类行业资深营销实战专家,营销危机拯救专家。
原来,让我们吓出一身冷汗的所谓“宫颈糜烂”,不过是......?
前些天看到一则媒体报道,说是深圳一女士连续三次怀孕均以流产告终,急于想要生个宝宝的女士夫妇不明就里,医院请教医生,询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医院的检查,终于找出了这位女士为什么三次流产的原因。原来,是这位医院因“宫颈糜烂”做过一次手术,而恰恰是这次手术,导致了该女士的子宫受到严重伤害,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伤害导致了该女士连续三次怀孕却最终流产、而且也终生不能生育的恶果。
该女士说,几年前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说她“患上”了“宫颈糜烂”,而女士则一听到自己的宫颈都已经“糜烂”了,当场就慌了神,忙问医生怎么办,医院不良医生的忽悠下,这位女士做了所谓的“宫颈糜烂”手术。
的确,“宫颈糜烂”这个“病名”,听着就怪吓人的,你想想看,宫颈都已经“糜烂”了,那得有多严重?普通人听了哪有不慌神的?
啥叫“糜烂”?字典上解释,是“烂到不可收拾”!而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要是“糜烂”了,通常我们想象到的一定是发脓、溃烂、恶臭!何况是宫颈这么重要的人体器官,而且是事关日后生育大事的身体部位,因此,自然就不敢怠慢了。
可事实上,所谓的“宫颈糜烂”是不是“烂到不可收拾”呢?其实,“宫颈糜烂”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可怕,而是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科学的叫法应该叫“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而且,这种现象是几乎90以上的女性都不可避免的。从年起,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已经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在搜索百科中,关于“宫颈糜烂”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搜索百科说,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过去对宫颈的一种正常表现的错误认识,下面这些图片和文字,就是对“宫颈糜烂”的科学认识,笔者不妨引用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做个了解。
图1是人体子宫和阴道连接部位的冠状切面图,如果做妇科检查,医生能从阴道内看到的部分是那个黄色的部分,即是宫颈的外观(图3)。
在宫颈的部位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图2所示,靠近阴道内的是鳞状上皮细胞,而靠近子宫那个方向的是柱状上皮细胞。两种上皮在外观上表现是不同的(图3),是妇科检查下所见到的宫颈外观。
在中央的部分,有点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了以后的外观,而外侧相对比较光滑的宫颈,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
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有点类似打仗起来的僵持区,这个区域在医学上被命名为“鳞柱交界区”,这个区域也是宫颈癌的好发区域(宫颈癌和宫颈糜烂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下文分解)。
鳞柱交界区容易受雌激素的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此时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
在过去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有宫颈糜烂的所谓分度诊断,称之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认为范围的大小是炎症程度的轻重,面积小于1/3是轻度,1/3~2/3是中度,超过2/3是重度,如果理解前面所提到的所谓的“宫颈糜烂”的真正机制,则很好理解,其实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属正常生理现象。
这下大家搞懂了吧?连“宫颈糜烂”这个病名都已经被“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取代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担心。因为搜索百科也说了,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现在诸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但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进行治疗。急性炎症用栓剂药物治疗,慢性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冻等物理治疗的方法。
所以,千万别听那些民间“游医”医院医生们忽悠,他们吓唬你的目的,是为了“拿出”您口袋里的钞票,至于您的健康,那或许不是他们首要考虑。
不过,现阶段,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科普的确有些欠缺,对于普通人而言,真正要了解这种“病”,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记住,如果以后再有人说您“宫颈糜烂”的时候,一定要镇定,因为那不过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而已!
当然,如果的确发现了宫颈炎症,甚至是非常的炎症,也千万不要大意,医院去看医生,并谨遵医嘱哦!
◆◆◆◆◆
ps: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阅读
深度剖析:美国和伊朗关系的“前世今生”
怎样理解“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美国和伊朗“斗法”,到底有几个意思?
长按识别